2019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(考生回憶版)

節選B卷材料:浙江是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區域。大運河浙江段的河道長度、遺產點段數量、遺產區面積等都在“中國大運河”世界文化遺產中占有較大的比重,共有11個河段280多千米河道,13處遺產點和18個遺產要素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同時,大運河沿線的杭州運河元宵燈會、寧波媽祖信仰、湖州含山軋蠶花、嘉興三塔踏白船、紹興背纖號子,以及湖筆制作、黃酒釀造等傳統技藝也得到了持續性傳承,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。
大運河浙江段流經杭州、嘉興、湖州、紹興、寧波5市的20多個區縣,沿線與運河的建設、交通、商業、生產活動密切相關且歷史風貌和傳統格局保存完好的運河城鎮有22個,運河村落有3處。這些城鎮、村落不僅保存了與運河密切相關的城鄉歷史文化聚落,如城墻、城門、歷史街區、建筑群落等,而且保護傳承了珍貴的運河文化,其中多個已納入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范圍,以保證其真實性、完整性的延續。
浙江省早在2008年就啟動了大運河浙江段的遺產資源調查和保護規劃編制工作,為運河文化帶建設打下了基礎。為了加強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,出臺了全國首部運河保護條例《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》,為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制度保障。成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浙江城市協作體,探索建立沿線城市共建共享大運河文化的體制機制。自2016年起,每年在杭州舉辦中國大運河國際論壇,推動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。
在運河環境風貌的保護和整治方面,浙江嚴格管控大運河沿線各市、縣的城鎮建設項目,積極開展運河沿線城鎮、鄉村航道兩側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,努力展現運河兩岸原有的歷史環境風貌。結合“五水共治”工程的推進,運河沿線地方政府認真落實保護管理責任,采取了截污納管、工業污染整治、農村農業污染防治、河道綜合整治等措施,運河水質全面改善,生態建設成效顯著。
2017年,杭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,要打響東方文化特色品牌,堅持保護第一、應保盡保,實施城市記憶工程,同時要發揮運河、西湖“雙世遺”綜合帶動效應,沿河沿湖高端商務帶要以金融服務、高端商務、商貿旅游、文化創意、現代物流等產業為特色,建成高端服務業集聚發展帶......


點擊分享此信息:
